阅读历史 |

第七十七章 官差眼红(1 / 2)

加入书签

捏捏孙女的鼻尖,董老太快步回屋,心里那不踏实的感觉越发强烈。

“赶紧的把东西拾掇起来,要赶路了。棉袄放在坐的驴车里头,夜里拿着穿也方便。”

董老太进屋后,立即吩咐家里人,把董小六放下后,也跟着拾掇起来。

毕竟家里娃子多,伤患也不少,能干活的人真心不算多。

“娘,为啥急着走啊?这个点,夜里能找到落脚的地儿吗?”

王氏歇了两天脚,恨不能就在这儿扎根了。

“府城出事了,你要是不怕惹上麻烦,就留下好了。”

董老太没心思解释那么多,只简单的说了一句打发儿媳妇。

董家人在老家的时候,去镇上都少,县城也不是所有人都去过的,对府城只有胆怯的份儿。

闻言,一个个都麻利的干活,恨不能长双翅膀飞走了。

董小六扯掉帽子,把背着的小布包打开,挨个给大家伙分点心。

“包子凉了,奶奶说得热了才能吃,要不坏拉肚肚。这点心可好吃了,快尝尝。”

董小六说着,捏了一块红豆糕放在嘴里,不得不说古人做的点心味道相当好,营养还纯绿色。

“妹妹,你说给我买烧鸡的。”

董四郎一手一块点心,还不忘烧鸡。

“买了买了,小六办事,四哥你放心。”

董小六拍拍胸口,小身板都快掉进背篓里了,借着遮挡从空间里拿出一只烧鸡,“这个大家吃,车里还有五只哦,两只是四哥的。”

“不愧是我妹妹,敞亮。”董四郎毫不客气的撕了只鸡腿。

董小六把另外一只鸡腿递给秋月,算伤患加餐。

几个小的只要有肉吃都高兴,何况还是他们平时买不起的烧鸡,不拘着是那块儿肉都吃的津津有味。

大人们虽然闻着味儿就馋,可知道车里还有,也不好意思去抢孩子们的‘零嘴’。

唯有吴氏,脸色不大好看。

董家人还在一起走,可二房单独分出去,这烧鸡也不知道有没有他们的份儿。

半个时辰后,靠山村众人再度出发,身后的队伍竟然又长了些。

之前大殿里那些人跟着捡漏,如今有了继续前行的本钱,自是想寻一份庇护。

一行人特意绕路,越过了江州府的城门,到了戌时末才停下休息。

火堆生好,董老太煮了一锅粥,又热上包子,董老太这才叫孩子们起来吃东西。

一边是山体,一边是马车等挡风,再靠着火堆,倒是不那么冷了。

“还好雪化了,要不这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大山里头就跟玩命似的。”

被邀请过来一起吃饭的陈婆子,吃着肉包子不禁感慨,这等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吃食,如今倒是珍贵了。

董老太给村里有老人孩子的人家,都分了两个肉包子,多少就是个心意,毕竟进城费村民们自发给分摊了一部分。

实际上董小六想进城,这个钱董老太是打算自家花的。

而陈婆子等人过来吃饭,则是因为周秀莹一直教家里的娃子们读书识字,这人情可不小。

“可不是咋地,咱们得快点赶路,要不被大雪封在路上,想想我就害怕啊!”董老太叹道。

董小六竖着耳朵听大人说话,自己则喝了半碗热粥,胃里暖洋洋的之后便与周秀莹小声说话。

“莹姐姐,你见过大雪吗?会不会把耳朵冻掉啊?”

董小六小口的吃着包子,虽然不馋这口,但能光明正大的吃细粮,还是很珍惜的。

“会吧,我也是听陈婆婆说的,我还没去过北地。不过听说下雪可以打雪仗、堆雪人,很好玩呢。”

周秀莹想了想,一脸向往的回道,倒是有了几分小孩子的模样。

董小六自是知道大雪是什么样子,也只是想借着这个由头,多问一点北地事,好知道自己应该多准备什么。

套了一会儿话,董小六大约确定了,他们要去的北地和末世前差不多。

地广人稀,紧邻各个部落,粮食主要是面、小米、豆类,高产的粮食大概就是高粱米了,主要是吃它扛饿。

不等董小六再问什么,大人便招呼着孩子们睡觉去了。

连着赶路,即便是坐马车,大人们也都困了,何况壮劳力还要轮着守夜,半大小子白天也要负责赶车。

睡了半宿的董小六倒是没什么困意,正想去空间里转一圈的时候,却突然听到马蹄声。

“快醒醒,有马匪!”

守夜的人喊了一声,村民们立即都起身,一个个警惕的拿起了兵器。

董小六被奶奶抱在怀里手里握紧了电笔,眼神冷冽。

可并没有给董小六大开杀戒的机会,因为来的是一队官兵,除了带队的骑马外,其他人都是步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