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九章 大惊喜等着小六(1 / 2)

加入书签

靠山村和后面跟着的人都伤了不少,为了安全起见,董老太建议跟流放队伍一起走。

别看流放犯伤寒初愈,可有好几个功夫不错的,再加上还有官差,倒是能吓走不少有歪心思的人。

可村长和村民们说此事的时候,却有人持反对意见。

“村长,大伙儿都明白你的意思,也是为了咱们能多一份保障。可流放犯里头好人坏人都有,要是打咱们主意咋办?”

“是啊!他们帮了咱们一把,咱也给粮食了,算是两清了。万一路上出点啥岔子,官差还不得把责任推给咱们啊!”

“到底都是犯人,咱们一路一起走,就怕传出去名声也不好听。”

……

村民们淳朴,可也怕事,一个个都胆小的很,可这些担忧也不无道理。

村长见反对的人只有少数,抽了一袋旱烟,等他们消停了才开口。

“我都知道你们顾忌啥,可白公子说后头大批难民追上来了,咱们伤了这老些人,前头还有没有马匪也不知道,遇上事能扛得住吗?”

村长见那些村民迟疑,继续劝道:“别看着蒋公子和白公子功夫俊,真出事也是双拳难敌四手,他们最紧要的是护着董家人。”

闻言,村民们沉默不语。

一路走来,随着相处增多,他们选择性的遗忘了这点。

别说这二人只是因为董小六才留在队伍里,就算是本村人,也有个远近亲疏不是?

“再给你们半个时辰想想,反正我是赞同一块走的。不说旁的,遇到个城镇,有官差在,咱们想补充点物资也方便。”

村长说完,便起身去溜达了,他得监督众人把东西拾掇好了,不能遗漏什么。

其实大半的村民同意一起走,村长即便不劝说也能拍板,只是他不想一路走过来的人,心里有疙瘩。

“这场雪太大了,路上都没化开,还好咱们坐马车,要不这鞋子就得湿透了。”

刚刚气晕了的董老太自是不用干活,看着外头叹息一声。

之前小雪都湿了鞋袜,现在雪有两寸厚,灌满鞋的雪太正常了,估计脚都得冻坏了。

“奶奶,喝姜汤。”

董小六把小竹筒递过去,实则是给董老太喝的热乎的豆浆,这还是那个搞祭河神的镇长家里的,空间里还有两桶。

入口甜香,董老太失笑,小孙女可真是贴心的小棉袄啊。

不过这大冷的天,喝点热乎的甜豆浆,真是再舒坦不过了,得亏小孙女有那个能保温的洞府。

只是这样的好处,董老太只能自己享受,以免被人发现异常。

董小六趴在奶奶的腿上,想着一会找机会说要小解,好留下些粮食等物资,应该能救一批人吧?

顺便拖住后面那批人的脚步应该没问题,哪怕只是一天半天的,他们也能走出去几十里路了,或许能躲过瘟疫。

有白术这个小神医在,不管是他们挑的匪窝还是前两天处理的难民,全部都火化处理了,大大的减少了疫病的源头。

只是路上的尸骨太多,他们要是一路走一路埋葬或火化,只怕明年也到不了北地。

更何况,他们也不能回头去把路边的尸骨火葬了。

想到这里,董小六觉得鸭梨山大,似乎有点明白空间为何多出个药房来了。

“要赶几十里路,今儿怕是不能停下来歇脚,吃不着热乎的,怕是有不少人扛不住啊。”

董老太喝的浑身都热乎乎的,不免担心其他人能否吃得消。

董小六空间里有暖瓶和保温杯,可她不可能拿出来用,但想哥法子让大伙在冰雪天里喝点热乎的,还是有办法的。

“奶奶,咱们不是有水囊吗?都灌上热水,多用些棉被包裹着,统一放在一辆车里,到时辰就给大伙分一下,可以吗?”

目前能保暖的方式只有这个了,反正他们不缺马车,大不了就各家挤一挤,再匀出一辆马车来。

董老太想了下,刮了下董小六的鼻尖,笑道:“你这小脑袋瓜,可真灵活,奶咋就没想到呢。晚上和村长说说,明儿试试看。”

“嘻嘻,小六是新脑瓜哦,好用着呢。”董小六得意的呲着小牙。

董老太想的是,不仅仅是水,还可以早上起来的时候多做些干粮,趁着热乎放在装热水的车厢里,这样吃食也不用冷冰冰的了。

只是这样一来,就得吃大锅饭,具体该咋办还得让村长拿个章程。

这么想着,董老太把孙女裹好,自己又披了件厚实的衣裳便出去寻村长了。

当然,董老太也喊了自家儿媳,留下一个烧姜水,反正他们家不能有人病倒。

“小六,你能不能跟奶说,晚上做咸肉饼子呗。天天喝粥,不抗饿啊!”

董四郎借着养病的由头,跟着董小六吃小灶不说,除了去如厕一步都不动弹,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