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章 癞蛤蟆(2 / 2)

加入书签

这些时日忙着处理我家老头丧事的手尾,还未来得登门道谢。”

他斟茶了一盏茶,轻轻推到吴二勇面前:“劳烦你千里迢迢替我送信,辛苦你了。”

他早就已经收到杨英豪的亲笔信了,信上告知了他,他明教凤阳杨氏这一支,决意出兵抗击倭寇……

他写给杨英豪的信,没有藏着掖着,将明教出兵的利弊,一五一十的说得清清楚楚。

杨英豪写给他得信,也没有藏着掖着,同样说明了他只能调动他凤阳杨氏这一支,其他明教分支他也做不了主,如果出动其他堂口分支的人马,他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联络整合……

明教的情况,杨戈也有所耳闻,知晓在明教教主不出面的情况下,明教就是一个散装的明教,各堂各支各自为政、不听调也不听宣。

这很合理,毕竟这么大个明教,要不是一盘散沙的话,兴许早就没了。

但杨戈一开始就没指望过整个明教下场,掺和进这场君臣斗法当中。

他要的,其实只是用明教这杆造反专业户的大旗,给龙椅上那位上点眼药:你们君臣斗法,无视百姓疾苦,连做反贼都看不下去了,主动出来护卫黎民、收拾山河……伱们还要不要点脸?

就算是熙平帝的脸皮当真已经修炼到刀枪不入的地步,毫不在乎天下人如何看待他……那他老赵家的江山,他在不在乎?

他们君臣斗法,沿海的倭寇作乱可以是假的。

但倘若真叫明教在江浙击退那些倭寇……那民心可是真的,造反的基业也是真的!

明教祖传的造反手艺+富甲天下的江南鱼米之乡这样的组合,纵然是大魏鼎盛之时,也绝不想面对这样强悍的对手。

这一波,依然是杨戈最擅长的自下而上、倒逼朝廷!

而杨英豪会答应杨戈的请求,自然也是与杨戈各取所需。

杨戈为的是护住江浙的老百姓。

而杨英豪为的,当然是江浙的民心……

……

面对杨戈的道谢,吴二勇本能的又要站起来,却被杨戈挥手按了回去。

吴二勇只能坐回小竹椅上,抱拳道:“小的只是跑跑腿,当不得二爷谢!”

杨戈提起茶杯向他致意:“我无法对你细说,你这一趟到底促成了怎样的大事,但我说你当得起,你就决计当得起……江浙沿海的老百姓,都该跟你说一声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