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0章 影响深远的讲话【6000字】(2 / 4)

加入书签

开一页,这种荣耀在宗族观念强烈的农村,谁不想要啊?

就像那些有本事的人,都想求一个千古留名一样。

在后世,捐资建祠堂的时候,为了在功德碑上留名,一个个族人都是踊跃捐款。

而祠堂的功德碑留名,哪能跟族谱另开一页相比啊,那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

因为族谱只要这个姓氏没有断绝,就会一直存在下去,而祠堂的功德碑,寿命撑死就二三十年,等下次祠堂重建的时候,又会换上新的功德碑了。

所以,能在族谱上另开一页,对于族人来说,那真的是最大的荣耀了。

可很快,就有人泄气道“书记,族头,读书的好处,我们大家都知道,但孩子们读书不行,我们当家长的也没办法啊!”

这话一出,立刻让在场的族人都附和起来。

“是啊,我家那臭小子考试从来没及格过,指望他考上大学改变全家人的命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谁说不是呢,在允衡叔考上北大后,我也好好的管了一下我那几个孩子,可惜都不是读书的料,我自己又不识字,想教都没办法教,也没那个时间去教,指望他们估计是没希望了。”

“我家的也是没救了,上次考试直接交了白卷,差点没把我气死!”

“……”

听到族人们的吐槽,邓世荣是非常理解的。

别说是现在这个年代了,就是到了后世,农村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远远没办法跟城里人相比,城里的父母给孩子辅导作业以及陪读算是基操了,有条件的还会请家教,还有报各种补习班。

而在农村,除了少数人家管得稍微严厉一点,大部分人家都是采取放养的态度。

反正你能读就读,不能读就出去打工,没什么好说的。

邓世荣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改变这种观念,他伸手虚压了一下,等大家都安静下来了,他才说道“大家的难处我都知道,但教育是百年大计,只要族里考上高中、中专、大专和大学的族人多了,那我们那耶邓氏自然而然的就会越来越强盛。

所以,我准备牵头在族中设立助学金和奖学金,助学金是专门帮助族中那些家庭困难但学习成绩好的子弟,奖学金是专门奖励考上高中、中专、大专、大学的族中子弟。

至于资金的来源,就由各位族人自由捐赠,大家觉得怎么样?”

在后世,博白县境域,基本大部分姓氏都会这样搞,只要族中有人考上了大学,那就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些资金都是族人自由捐赠的,尤其是那些混得好又在乎名声的老板没少出钱。

这样做的效果其实有限,能不能考上大学,跟族里奖的那点钱没多大关系,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可以提升凝聚力的事情,现在邓世荣把这一套提前弄出来,效果应该是有一些的。

毕竟,后世大部分家庭都不差那点钱,族中给的奖励只是意外之喜,所以激励的效果有限。但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比较困难,族中给予的这份奖励还是具有很大诱惑力的。

邓世安听到这里,激动得击掌道“教育是百年大计,这话说得可真好,助学金和奖学金的提议也非常好,看来我是真的没看错人,让老九你来当这个族头,真的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你的带领下,我们那耶邓氏一定会越来越强盛的。”

邓允贵也极力赞成道“九叔这提议真好,这是惠及全族的大好事,捐赠的时候算我一个。”

邓允军点头道“这助学金与奖学金是需要长期维持下去的,光靠少数人捐赠的资金肯定不够,最好是全族一起出力,我们族中也有不少人在外面工作,我觉得有必要通知他们,不管捐多捐少都是一份心意。”

邓允强附和道“确实,团结就是力量,谁家没有孩子在读书啊,就算这一代没有下一代也会有,这是每一个族人都有机会拿到的奖励,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定要把这事给搞成了。”

其他族人闻言也都纷纷赞成,正如邓允贵所说的,这是惠及全族的大好事,而且又不是强制要每一个族人都捐钱,这种好事谁会傻得拒绝啊?

邓世荣见大家都没有异议,便笑着说道“到时咱们每年都出一个捐赠光荣榜,把这榜单贴到祠堂去,让列祖列宗们看看咱们这些子孙后代有多团结,我们邓氏宗族有多兴旺。”

这话自然又获得了众人的支持,已经做好捐钱准备的族人更是兴奋起来。

大家都是凡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默默捐钱跟捐钱后被挂上光荣榜,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选择后者。

“那行,这事就这么定了,回头我搞个详细章程出来,等今年暑假升学了就开始实施,至于捐赠就从明天开始,由昌钱你负责收钱和记录,这个没问题吧?”邓世荣看向邓昌钱说道。

“没问题的九公!”

邓昌钱是那耶生产队的会计,人品也是过硬的,涉及到钱财方面的东西,让他负责完全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