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六章 工业变革(1 / 3)

加入书签

“哇!亮了,亮了!”

“还真的挺神奇,竟然比煤气灯还要亮!”

“它何止比煤气灯还要亮,而且你们发现没有,它还非常清洁卫生,不会发出煤气的味道。”

“这玩意能替代煤气灯吗?”

“难说,你没瞧见那边为了给这个弧光灯通电,还得有一个人使劲的摇动发电机。”

“也不一定非要使用手摇发电机吧,像电报站那样,弄些电池应该也可以点亮弧光灯吧?”

“若是小家小户弄一堆电池在屋里,然后再连通弧光灯,那可够复杂的!……这玩意远不如煤气灯来的方便呀!”

“……”

在长安府未央县今图文巴市海费尔德斯镇皇家科学院电力研究所大楼内,正在举行一场弧光灯的展示表演,还邀请了皇室科学基金会、诸多大学、科研机构的学者、专家,以及内阁工业发展部、科技部、教育文化部、产业促进委员会等诸多政府官员前来观看。

这场弧光灯的展示,说白了就是一次现场作秀,让到场的专家、学者和官员们见证电力研究所的最新科研成果,并籍此向有关部门争取一些资金扶持。

电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冯朝宇是为碳弧光灯设计出第一个实用的自动进给机构的功臣。他在永隆元年制作的弧光灯是采用了一种时钟机构,借此碳棒能以固定的速率进给通电。

不过,这种机构有着明显的缺点,就是供电不稳定,使得弧光灯宛如鬼火,变得忽明忽暗。于是冯朝宇在今年三月又引入了他的“固体热膨胀计原理”,即利用了这样的事实:当碳棒被消耗时,电弧辐射出的热量随着电弧的长度一起增加。

在冯朝宇的最新装置中,这样发出的热量使一根铜线膨胀,从而使一个棘爪提起,于是让一个与齿条啮合的载重齿轮系把变短了的碳棒向上推进。

半个月前,另外一位电力研究员又改进了弧光灯的部分机构,使之通电状态更为稳定和持续,并且与冯朝宇一起,在研究所内进行长达二十多天的连续照明实验。

正苦于皇室基金拨款不足而烦恼不已的研究所负责人看到弧光灯的优异表现后,立即要求两人进行一场公开展示表演,以此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投资。

5月2日,随着一份份邀请函的发出,顿时引来了“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煤气业主、各种灯具的专利所有人以及众多智者名流”的强烈兴趣,纷纷乘坐马车来到未央县,观看和体验这种“划时代”的照明工具。

齐国研究电力已有近五十多年了,在总结和吸纳了全球既有的研究成果后,取得了不少新的发现和发明,并在诸多领域方面遥遥领先于所有的对手。

像锌极板电池、铅蓄电池、电磁式发电机和有线电报便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批科技成果。

皇家科学院电力研究所是汉兴十四年1684年秉承太祖皇帝要实现所谓“第二次产业革命”目标而亲自下令组建而成的,并得到了皇室基金的重点扶持。

不过,待太祖皇帝驾崩之后,不论是皇室基金,还是政府层面,对整体电力科学方面研究的投入上便渐趋势微,仅在有线电报和蓄电池两个项目上保持了足够的关注。

按照太祖皇帝曾说过的话语,未来工业发展领域,电力将会完全取代蒸汽机的作用,从而使得齐国,乃至整个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姑且不论太祖皇帝的预言是否准确,就以齐国目前工业发展现状,很多人都对上述言论抱以怀疑和……漠视。

电力要取代蒸汽机,哪有这般容易!

需知,齐国为了研究和推广蒸汽机的运用,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是一个天文级的数字,历数十年,好()

不容易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蒸汽机的应用,由此才将齐国推向工业强国之列、世界霸主之巅,确立了对所有国家的技术优势和工业规模优势。

别说电力科学的研究发展尚看不到切实可行的成果——当然,有线电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算是电磁学最为卓著的成果——不具备任何实用意义。即使电力技术已经完全成熟,那也不是说取代蒸汽机,就能完全取代的。

从中央到地方,从本土到海外殖民领地,从大型工业机械企业,到小型家庭作坊,装备和使用的蒸汽机数十百万计,难道就因为电力技术的出现,便能一一被淘汰,然后再花费一笔巨大的费用,更换相应的电力驱动机器?

这个时候,不论是神州大陆,还是欧洲诸国,恐怕连蒸汽机还没玩明白呢!

可以预见,在电力科学技术未有重大突破或者显现出巨大作用前,齐国政府和众多工业企业是不会贸然转向新的一场“产业革命”的,最起码也得把蒸汽机的功能和价值利用到极致,最终才有可能会不情不愿地让电力来取代蒸汽动力。

倘若,贸然投入太多,一旦在电力科学上面实现了某种突破,一定会让那些后发国家意识到这种新的技术革命会促使他们缩短与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