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三章 要致富先修路(1 / 2)

加入书签

林羽伸手挠着大咪的下巴,一脸享受地听它发出“呼噜呼噜”的响声。

似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它商量。

“没有用酿酒槽陈化的酒,还不能送给玉兄和玉姨品鉴,再等几天吧。”

“喵。”

起床后,林羽前往村口,将送到村里来的野甘蔗,全部清点完毕。

之前预付的买野甘蔗的钱,多退少补。

最后补了五十六两银子。

“看得出村里的人们,手里流动银钱多了不少。”

随着天气渐热,野甘蔗变糠,再加上江家自己成立了制糖的工坊。

石林村的小作坊,熬制完这一批红砂糖,算是彻底的熄火,不再接着干了。

之前靠着倒卖野甘蔗,赚了十几到几十两银子不等的村民们。

等林羽结完银子,把钱拿回家,又一窝蜂地凑上来,把林羽围在中间。

“羽娃子,咱们不熬糖了,接下来做啥子?你有个章程没得?”

“听说你酿的酒能喝了,要不我们去你家上工?”

富守家贫离乡。

近一个月,习惯了在村里附近干活,日出夜归,老婆孩子能够照顾得到的村民。

谁也不愿意再去其他城镇或码头做工。

一来路途遥远,二来银钱还少。

怎么比较也不如去林羽家上工既方便,赚得还多。

尤其是管的那顿饭,每次不光能吃饱还能吃好。

给谁做工不是做,跟着羽娃子更划算。

“你们不问,这件事我也正想征求大家的意见。”

林羽比划着村里,只能容得下一辆马车行驶的坡道。

还有村外那条下雨后,马车轮子陷进去就拔不出来的泥泞山路。

“往后我要在村外的空地上,重建一片酿酒坊,还有买来的荒地,需要种甜甘蔗苗。”

“为了方便运酒,我打算先修一条从咱们石林村,通往城里的石灰路。”

石灰虽然作为建材凝胶被广泛应用,一层木料一层石头地烧几天,可以就地取材。

但拿来修路这样奢侈的举动,还是十分罕见的。

从石林村到城内,有将近二十里的路程。

材料不费钱,但人工费要花上万两。

石三河一合计,觉得有些浪费,好言相劝。

“羽娃子,马车走不了可以用板车,多雇几个人花不了多少钱。”

再说了,羽娃子一年能卖出去多少斤酒?

可别收不回本来。

其他村民听到石三河的话,纷纷点头附和。

力劝着林羽,要不先走几次再提修路的事,他们可以先把酒坊建起来。

林羽明白他们的担心,但除了酿酒以外,往后石林村还会承接印刷。

随着资本积累,有足够的人脉和背景,他势必会往其他行业拓展。

他也不是不能去城里,或者其他的地方建作坊。

但就像眼前的情况一样,除了石林村,再没有其他地方的人,会心往一处使地替他着想。

“大家别担心,我酿的酒就像红砂糖一样,很赚钱,另外,我昨天又买了一万亩荒地,打算让大家开垦出来种甘蔗苗。”

“两万亩地的甘蔗,一年就能把修路买地的本钱收回来,这些甘蔗光靠村里人种不出来,到时候还要请外村人来种,让你们帮着管事。”

什么理由,也没有直接告诉大家不差钱好使。

听说林羽又买了一万亩地,还要让村里人帮着当管事,大家反对的声音一下子静默了。

他们面面相望,高兴得嘴角快咧到耳后根去。

有这么多要种的荒地,这回他们能够一直留在村子里赚钱了!

“路修好了,生意才能做出村去,这条路会贯穿我买的两万亩荒地,不论是骑马还是赶牛,行的都是自己的方便。”

话说到这步田地。

既然林羽不差钱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村民们自然不会反对。

只不过,由于修路不止修石林村的路,还要贯穿张家寨,以及经过另外两个村子,需要四个村子的村长先聚在一起商议。

然后再向县衙申请。

可问题是。

“西峰被抓了,咱村现在没村长,越级上报县衙行吗?”

大家的目光又落在了林羽身上。

别看林羽年纪小,但办事牢靠还能照顾全村。

如果他要当村长,只需要说一声,连村里啃了一个月肉骨头的狗子,都会举起爪子支持。

可是大家心里明白,像林羽这样有头脑能干事的人,不可能长久地留在石林村。

“咱们还是请五爷爷来商量商量,再选一个村长出来?”

“我爷爷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