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章 人来人往肩上扛(1 / 2)

加入书签

“首先要拥有不能认怂,不服就得干的精神,其次提升自己的实力,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

坐等吴家犯下致命性的错误。

是的。

林羽没有在开玩笑。

商业竞争中的获胜者,大多靠的不是智慧与实力。

能够互为对手竞争的富商,都是有钱有势的,身边不缺少聪明人当幕僚谋划。

唯一能够彻底打败对方的机会,就是看谁先犯下致命的错误,抓住这个时机,一击毙命。

“姐夫,车都走远了,还不回家吗?”

陈光儿见他站在村口自言自语地嘀咕着,心里也直犯嘀咕。

吴家可不是省油的灯,姐夫今晚上发动全村人去买口粮的计划,也不知道能否顺利实施。

“回家?我们不是已经到自家地盘了吗?”

林羽比划着村内村外,还有新建的酒坊,颇为霸气地宣布。

“从今往后,十里之内都是咱家……”

“林哥哥,娇娘姐姐说她饿啦。”

“好咧,马上回家。”

放弃了耍宝的林羽,变脸比翻书还快。

让刚被调动起情绪的陈光儿,呆若木鸡地站在当场,环顾着四周。

尽管姐夫吊儿郎当像是在开玩笑,但有个事实必须得承认。

“方圆十里有人烟的荒地,全被我家买完了,连路以后都是我家的。”

出了城就能到家,这种感觉很奇妙。

特别是附近村里的人,都把姐夫的话当成金科玉律,就更微妙了。

不知不觉间,姐夫不仅赚了大钱,还拿捏了十里八乡数百户的人心!

“姐夫是怎么做到的?”

像姐夫这样的才干,不去当官实在是屈才了。

“光儿,你好像在诗会上没吃多少菜,今晚想吃什么,我来做。”

“火锅!”

陈光儿不假思索地回答。

看着姐夫跳到马车,去逗弄姐姐,温馨又日常的画面让他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其实姐夫不去当官也挺好的。”

至少这样一来,他想吃姐夫做的饭菜,随时都可以吃。

也不必担心姐夫卷入更危险的是是非非,让姐姐担心了。

“只是像吴家这样的世族欺压姐夫,我属实不能忍受,陈光儿,你要努力读书考科举当大官,成为姐夫的依靠才行!”

一会儿回家再去挖两筐泥,做第二批字模泥胚。

这回他要脱离姐夫的指点,亲自把造字模的流程刻在心底。

姐夫欠缺的不足,由我陈光儿来补上!

……

城内,最大的粮铺。

天色擦黑时,正是人们煮饭缺米,或是下工买粮的高峰期。

掌柜卖完一袋二十斤的小米,扒拉完算盘,朝着无忧酒楼的方向看了一眼,长叹一声。

“黄了林员外那笔生意,这个月的分红算是跟着黄咯。”

天下平定了三年,大常其他的地方,虽时不时有躲进深山老林里的乱兵出来作乱,或是一些地方遭遇天灾减产。

但整体水平来看,粮食总产量是在稳步上升。

再加上林员外一口气把旌阳能买的荒地全买了,翻过年去,粮食生意更不好做。

“真想不明白东家为何要得罪林员外。”

掌柜正郁闷着。

眼角余光扫到一行人拉着板车走过来。

为首的是一个身穿绸布的青年富人,他眼前顿时一亮。

来贵客了!

“客官,请问你要买些什么?”

“我先随便看看。”

穿着绸布的青年富人,抬手示意拉板车的人们站在外面等候,他则迈开步子,直接进了粮铺里。

粮铺的货架上摆着五花八门各种米面和谷物,除了展示给客人看的,再加上备用的三口麻袋,一种粮食能有百斤。

青年按照三河叔分配的数量,来到金黄的小米货架前,伸手捻了捻质量最好的那一桶。

“客官是买回府上自己吃吗?这种小米可是从北方运来的,熬出粥来口感厚软,非常适合家里的老人孩子们吃。客官你家住哪,买得多我可以差人送到府上去。”

掌柜的话锋拐得太急,表面上是打算送粮,实际上是在打探消息。

旌阳城又不大,作为第一大粮铺,可以说是把城内富户的消息都掌握在了手里。

像眼前这个青年,掌柜瞧着很面生。

“确实不错,但我只是路过旌阳,口粮没有了,买些路上吃的,倒也要不了这么金贵的小米,你也不必费心往府上送。”

羽娃子买的小米不要求色泽,黄澄澄的确实看着喜人,但上头的标价,比普通的贵了一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