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2章 立太子(1 / 2)

加入书签

陆晏时找来了现任国子监祭酒池霁华,询问起陆珩的学业情况。

先前陆珩是由太傅单独教导的,但太傅后来跟着出海,他就让陆珩去国子监上课了。

“池爱卿对珩儿的学业有何看法?”

池霁华不明白皇上为什么忽然这么问,但他还是谨慎斟酌之后才开口回答。

“三皇子学习很是刻苦。”

陆晏时:?

怎么就一句话没了?

他不得不继续询问:“除了刻苦,他在学习上可还有别的优点?”

池霁华委婉道:“三皇子很是好学,不明白的东西都会来寻找微臣答疑解惑,微臣有时候讲几遍,他就能听懂了。”

陆晏时:……

懂了。

就是天赋不够,努力来凑。

“行了,别绕弯子了,你就告诉朕吧,珩儿到底是不是读书的料。”陆晏时放弃挣扎,直接问了出来。

“和大皇子比起来,三皇子在读书这件事上,或许没有那么容易取得成就。但他足够勤奋,迟早能追上大皇子的步伐。”池霁华将真实情况吐露了出来。

三皇子确实是他带过的比较笨的学生了。

但好在三皇子态度端正,也足够勤奋。

他相信勤能补拙。

“朕知道了。”陆晏时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今日朕找你谈话的事情,莫要告诉珩儿。”

“微臣遵命。”池霁华点点头,退出了御书房。

陆晏时又找来了李太医,向他打听起陆珩在学医上的天赋如何。

李太医迟疑片刻后,把陆珩在太医署经历的事情如实说了出来。

一本圣贤书,陆珩要背个八遍十遍才能理解。但一个药方,一株药材的功效,太医只说一遍,他就能记下来,并且还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陆晏时心里有数了。

这孩子虽不是读书的料,但在学医一事上颇有天赋。

“行了,退下吧。”陆晏时没说什么,让人把李太医也送走了。

李太医一路上惴惴不安,皇上不会记恨他把三皇子拐去学医吧。

毕竟皇上就两个儿子,一个出海,危险得很,随时可能回不来,另一个又跑去学医,那将来谁继承大统?

……

送走了两人后,陆晏时沉思了起来。

究竟要不要让陆珩学医呢?

曲扶风说过,术业有专攻。

他对此很是赞同。

作为顶级领导人,他必须知人善用,把人安排在他最擅长的地方。

陆珩不是学习的料,那就没必要逼他,皇家日后出个神医,也挺不错。

陆晏时做出了决定,便等着陆珩来找他说学医的事情。

但他没想到,陆珩这小子那么胆小,一连几天都不敢来找他说这事。

没等他亲自找陆珩谈话,朝臣们先爆发了。

过完年第一天上朝,大臣们就开始催促陆晏时立太子。

陆晏时不动声色地扫了他们一眼,淡淡道:“诸位爱卿觉得谁更适合入主东宫呢?”

“自然是大皇子。”丞相带头站了出来。

站在前边的陆璟身子骨一震。

他可不想当太子。

父皇不会以为丞相今日上奏之言,是他撺掇的吧?

陆璟紧张得手都攥成了拳头。

他想要反对,但丞相滔滔不绝地说着他这段时间的功绩,根本没法打断他。

“综上所述,太子之位非大皇子莫属。”丞相总算结束了他慷慨激昂的陈词。

大皇子乃是先皇后所出,名正言顺的嫡子,又加入了海军,说服了那么多族群部落归顺大夏,他当太子,众望所归。

但也有人更看好陆珩。

毕竟陆珩的亲妹妹十分受宠,母亲又是当今皇后,外祖一家在政事上又帮着皇上做了不少事情,他当太子也合情合理。

于是有人站出来反对。

“微臣以为立三皇子为太子更好。三皇子年幼,跟在皇上身边,由您言传身教,日后定然可以成为和您一样优秀的帝王。大皇子说服那些人归顺,说明他更适合去鸿胪寺就职。”

“三皇子和梁王的小儿子除夕那日在宫廷宴会上大打出手,就凭他这个性子,就不适合当太子。”站在大皇子那边的官员站出来反对。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战,谁也说服不了谁。

“够了。”陆晏时听着他们争执,皱起了眉头。

听到他不满的声音,朝臣们立刻安静了下来。

“把三皇子叫来。”陆晏时这话让大臣们摸不着头脑。

难道皇上想要册立三皇子当太子?

但陆晏时面无表情,他们什么也猜不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