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0章 朱元璋:这人不错(1 / 2)

加入书签

见状,朱炫很佩服,锦衣卫的办事效率。

那么快就能把自己想要的,送了过来。

朱炫摊开这篇文章看了看,是一份关于贸易区税收的策论,再看文章的案头,还有一个题目,类似于科举的考题之一。

“这算是,押题文章吗?”

朱炫看着,挺意外的。

科举考试在即,其实押题这种行为,在大明也有,现在大明最热门的时事就是贸易区,简进忠能押题贸易区,这也是正常的。

不过,押题税收,和朱炫所想的,还是有出入。

“这文章,写得还行。”

朱炫看了看文章的内容,没有那种乱七八糟的辞藻修辞,很朴实的一篇文章,看得出来,应该是个肯干实事的人。

上面写的,都是具体怎么做等内容。

看过了文章之后,朱炫对这个简进忠的具体学识,也有了一定的判断,心想:“如果他发挥正常,榜上有名其实不难!”

现在的科举,早就注重实干。

不再是之前那种,八股文的形式。

以前南方士人,写的文章天花乱坠,辞藻写得十分优美,南人的才学,又确实比其他地方的要好,但治国不是单靠辞藻优美的文章来治。

以简进忠这篇文章的水准判断,榜上有名确实不难。

除非这一届的读书人里面,还有很多比简进忠更厉害的人。

“不错!”

朱炫微微点头道:“好了,你们下去吧!”

言毕,他收起这篇文章,到乾清宫找老朱。

“太爷爷,我爹又来了。”

文珪坐在屋檐下,一边读书,一边看老朱务农,看到朱炫的身影时,开心地叫了一声。

朱元璋抬头看了一眼朱炫,拍了拍手就把锄头放下,再有太监赶紧递了毛巾过来,简单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问道:“乖孙又有什么事情?”

朱炫笑道:“孙儿得到一篇文章,想给皇爷爷过目。”

“你也知道,咱最讨厌的,就是看那些遭瘟书生写的东西。”

朱元璋嘴里是这么嫌弃,但还是说道:“拿来看看。”

在他的印象之中,那些书生写的东西,经常是天花乱坠,写了好几千字,但重点只需要一两百字就可以概括,看他们的东西,就是浪费时间。

只不过,老朱就简单很多。

最直观的,就是圣旨上的内容,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辞藻,直接就是大白文,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折腾那么多辞藻,其实屁用都没有。

能把意思表达出来,比一百个辞藻都要管用。

“皇爷爷,这份不一样。”

朱炫把简进忠的文章,递过去给老朱。

“能有什么不一样?”

朱元璋擦了擦手,接过来看了一会,确实不太一样。

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修辞,写的内容很简短,中心思想明确,一眼就能让人看懂是什么。

“这才是文章!”

朱元璋看完了,拍手称赞道:“写文章,就应该这样写,一目了然才是好,那些遭瘟书生就是不懂,哼……这人不错。”

他再想了想文章中的内容,又是点头道:“他提的几点税收建议,也还可行,但就是不怎么成熟,对我们大明税收不算了解,却也尽力地根据自己知道的写出来,此人应该不是咱们大明的官员吧?”

朱炫笑道:“皇爷爷好眼光!”

老朱当了几十年皇帝,很多东西,他一看就懂,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很多东西在他的眼前,基本无可遁形。

“这是一个,进京考试的读书人,写的文章。”

朱炫说道:“他还不是我们大明官员,对大明朝堂上的一切,不算熟悉,但能写到这个地步,算是不错了,也算是务实。”

于是乎,他把简进忠的事情,简单地说了说。

朱元璋听完了过程,叹道:“咱们大明,表面看上去是太平盛世,外面一片繁华景象,但又有谁知道,繁华的背后,还有贫穷,是无数穷人撑起的繁华。”

贫穷得,连进京考试,都那么艰难。

“这个繁华,这个盛世,不过是虚假。”

朱元璋又道:“真正的盛世,哪怕最普通、最底层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盛世。”

他对盛世的要求,便是如此。

朱炫说道:“皇爷爷,现在的大明,对很多最底层的百姓来说,已经是盛世了,他们能吃饱饭,就是他们心里的盛世!”

他把简进忠,对土豆一事的评价,也都说了说。

普通百姓,对盛世的理解,就是如此简单。

“那也是乖孙的功劳!”

朱元璋听完了,哈哈笑道:“土豆红薯,是乖孙带回来的,百姓们不用挨饿,也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