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十三、智激疯丐(1 / 2)

加入书签

刘腊泰说着就往外走。刚跨到门口,突然又停住,道:“呀,那天师父走得急,忘了问他住什么地方,上哪儿找他去?”

陈梦玉道:“出了门嘴是大路,拿了你师父的名号一路问了去难道还能找不到?”

刘腊泰说:“不行,师父的仙名道号我也不知道……”

陈梦玉不由埋怨道:“从来没看到有你么个傻徒弟……”

正在这时,忽然听见外面有人高声诵道:“幽冥境,鬼魂鸣,我送斯人到凡尘;到了凡尘你莫怨,依旧还是苦命人……”

刘腊泰一听高兴地道:“师傅来了……”陈梦玉见说,跟着跑了出去。抬头一看,却是一个邋里邋遢的疯乞丐,一边诵歌、一边敲打着手中的破碗,不由大失所望。

刘腊泰慧眼识金,一眼认出那人正是那回救过陈梦玉、并且收自己做徒弟的道士,一声“徒儿拜见师父……”连忙跪在地上。疯乞丐扫了他一眼,挖苦道:“要饭的行当你也眼疾(眼馋)呀?”

刘腊泰见他答非所问,并不着急,而是将陈又舫栽倒在河边、性命垂危的事从头到尾细说了一遍,随后又道:“请师父快去帮忙救人!”

乞丐屈指一算,一切尽知,于是道:“难怪难怪,那陈又舫摔死了妖虎之女,害得他家破人亡,当有此报,这都是天意。一条命换三条命,相应,相应!”

疯乞丐说罢,又去到就近一家门前继续乞讨,将刘腊泰求他的事抛在脑后。陈梦玉忙将刘腊泰扯到一旁,惊异地道:“怎么,这就是你的师父?不是说他是个道士吗?”

刘腊泰道:“前次见到他时是道士,这会却变成了乞丐……不过任他怎么变,也是逃不过我的眼睛的……”

这时,疯乞丐已乞得一个冷火烧粑,在一旁墙角啃起来。刘腊泰再次跑上前去,冲疯乞丐道:“师父,本是那妖虎先惹的我们,怎么能说是大叔害得他家破人亡?那两条妖虎这么多年,不知伤害了多少人的性命,我大叔是为民除害。如果做了好事反要折减阳寿,往后谁愿意再去斗邪恶、伸张正义?师父既然不肯救我大叔那就算了。去灭妖虎腊泰也有份,腊泰愿随大叔一起去见阎王……”说罢,一头朝旁边的石墙撞去。

刘腊泰正要一头撞死在墙下,只见疯乞丐用手一招,仿佛一只无形的手一下将刘腊泰拖了回来。刘腊泰见救不了陈又舫,想死又死不成,不由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边哭边道:“灭妖虎师父也有份,如今全推到大叔一个人身上,哪里像出家人的作为?既是这样,休怪徒儿无礼,我不做你的徒弟啦!”

疯乞丐见刘腊泰说来说去,竟把这是非之火烧到自己头上,深知云出本无心,雨落方有意。这场人间天上的功过是非情仇纠葛,从此挣不脱、扯不断,梳不伸、理更乱,不得不咬咬牙、狠狠心,再来管它一管,于是走过来,说道:“徒儿快快请起。既然你要救活你的大叔,为师成全你,快过来,为师这里有道药方。药虽好点,只是药引儿不大好找。为师治得了他的病,治不了他的命,这就要看他的造化了……”说罢,将一块布条往地上一扔,转眼没了踪影。

刘腊泰突然想起还没问师父的仙名道号,不禁对天空问道:“师父,徒儿至今还有一事尚不明白,请师父明示。那回徒儿为救梦玉妹妹心切,拜师父为师,却忘了问师父的仙名道号,洞府在何方,糊里糊涂地拜了师,到如今也不知做的是谁的徒弟,请师父把您的仙名道号告诉徒弟!”

这时,只听云汉传来一个悠长的声音:“为师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是也……哈哈……徒儿好自为之!”

刘腊泰忙朝天空连拜了三拜。这时陈梦玉才如梦初醒,从刘腊泰手中接过布条一看,不由惊得目瞪口呆。只见药单上的药倒是很平常的几味药,只是需当用凤眼、龙须做药引。

刘腊泰智激太乙真人,求得医治陈又舫的良方,不想却被凤眼、龙须两味药引儿难住。龙在海里,凤在天上,上哪里去找龙须凤眼?刘腊泰想,自己为求良方,顶撞了师父,分明是师父故意设难为难自己。不管怎么说,为救大叔,就是赴汤蹈火,将这条命儿搭了进去,也要设法弄到药引,救活大叔……刘腊泰主意已定,将药单往陈梦玉手里一塞,说道:“你快去点药,我去找药引……”说罢,急匆匆地朝湾外跑去。

刘腊泰要去哪里找药引?原来在他家湾子的后面有个深潭,叫“洗马潭”,此潭连着天门河。听集子上的老人们说,那是天门河龙王的澡盆,龙王常来这里洗澡,潭水充满灵气。传说有一年,一个农民喂养的一匹母马下了一匹小马驹。他每天都将小马驹牵到青草最嫩的地方去放,晚上还要带上一大篓草回来喂它。不知不觉三年过去,这条小马驹不仅一点儿也没长大,而且还非常调皮,动不动就挣断缰绳跑到泥潭里去滚一身泥,弄得又脏又臭,农民非常生气,可又毫无办法。一天,农民照常将滚得满身是泥的小马驹牵到外边去放。一个撇宝的人经过这里,看到这匹小马驹,忙走过来要农民将这驹儿卖给他。农民用惊异的目光望着他说:“这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