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章 她们成功了(1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简汐携手周莹莹深入各大商场进行细致的市场调研。她们结合简氏的现有品牌,精心整合了品牌市场,为接下来的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李娜质量事件,简汐与陆氏商场的简氏专柜导购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经历不仅让她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市场动态,也为后续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简汐与周莹莹明确了分工,简汐联系了几位气质各异的视觉学院大学生,在简氏专柜进行直播,通过互联网平台引流推广。而周莹莹则负责在集团的加工厂监督品质和货期,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标准。

第一个月的时间飞逝而过,简汐和周莹莹几乎忙得脚不沾地,谢绝了一切社交活动。她们对每个品牌和展示货品进行了深入研究,从面料到服饰特点都一一整理,并撰写了许多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有时,为了找到一句合适的台词,两人会讨论长达一个小时之久。

简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与性价比最优的快递公司进行洽谈。虽然第一个月没有盈利,因为前期的投入相当大,包括请摄影师、媒体、模特以及服装搭配师讲解不同时装在不同场合的搭配要点。但令人惊喜的是,订单量远超预期,许多订单都在等待中。

市场部的同事们只知道简汐和周莹莹是拿着底薪在努力。偶尔回到市场部的两人,总会遭遇一群幸灾乐祸的眼神。然而,这一天,乔依依在办公室的一声惊呼打破了平静。

她手里拿着手机,屏幕上正是简氏品牌的直播画面。她打开了抖音直播的声音,瞬间,简氏品牌的介绍、时装的故事、搭配展示等精彩内容传遍了整个办公室。直播间异常热闹,粉丝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四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火箭般的速度不断上升。

“呀,这个直播做得太好了,我一直以为我很会搭配衣服了,看了他们的搭配我才发现我只是菜鸟级呀。”

“对呀,对呀,我从来不知道我们的品牌还有这么多优点呀。”

“这些品牌背后的故事她们怎么知道,她们是设计师肚子里的蛔虫吗?”

“公司成立了新部门了吗?抢我们的饭碗吗?”

“不行,我们要去问问头。”

“新部门没听说,但是你们忘了简汐和周莹莹不是吗”

“你的意思这是简汐他们搞的?就凭他们两人?”

“我也觉得不可能,两个人能搞成这样?我觉得至少需要一个专业团队。”

“大家稍安勿躁,我来问一下生产部,大家忘记了我们接的所有订单都是从生产部完成的。”

“对对对”

电话铃声响起,响了几声才被接起。

“喂,你好。请问需要什么服务。”

“我,小兰,是我,市场部陈刚。”

“陈刚,有事吗?没事就下班说,现在太忙了。”

“忙?什么?你们已经整整一周都在加班?直播订单?周莹莹在生产部盯货?未来一直要加班?”

陈刚放下电话,满脸震惊。他抬头看着围观的同事们,缓缓地说

“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真没有想到。”

“什么不可思议?”乔依依好奇地问。

“生产部说一周前直播订单就爆满了,他们已经连续一周都在加班。现在的订单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工厂已经开了两条流水线专门生产直播订单的产品。而且,周莹莹就在生产部盯着直播订单的质量和货期。”

“这么说,她们成功了?终于可以拿提成了。”杨洁松了一口气,她觉得拿底薪连最低生活都无法保障,这确实是件让人担忧的事情。

“她们拿提成,你高兴什么?你又分不到一分一毫。”张珂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杨洁。

“同事一场就是缘分,她们好我也替她们开心,你发财了我也是真心祝福。有句话说得好,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杨洁坦诚地说道。

同事们还在热烈地议论着,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不远处有三个人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简汐正好回来取东西,无意中听到了杨洁的最后一句话。她一直都知道,杨洁因为现实生活的压力,梦想败给了现实。虽然她人很好,但在工作中不太愿意创新,这样的性格在市场部可能并不太适合。市场部其实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部门,但杨洁更适合做具体的专项工作。至于其他的同事,无论是人品还是业务能力,都不太适合留在市场部。

张部长则一脸复杂地低头看着手机,手机上的简氏品牌细节介绍让他既震惊又惭愧。他实在没想到,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简汐竟然能做出这样的成绩。再看看市场部的这些员工,每天不知道在忙些什么,一年两年都没有任何突破,保守、嫉妒、自私。他开始反思:如果市场部一直这样下去,还能坚持多久呢?在某些方面,简汐确实比简毅强得多。简汐注重实干,而简毅只注重表面功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