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6章 朱元璋:老十七,咱厉害吧!(1 / 2)

加入书签

天佑大明!

陛下万岁!

虚荣心谁都有。

朱元璋也不例外。

虽然他贵为天子,按理说,已经站到了这个世界的最顶峰,应该什么都不缺了。

可当他看到大明百姓,如此真情,振臂高呼。

天佑大明的时候。

他还是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朝着百姓挥手示意,甚至在此期间,他还轻轻的瞥了老十七一眼。

仿佛在说。

看看,你看看。

这就是你老子在大明百姓心中的地位。

呵呵·····

朱权无语帮撇了撇嘴。

虽然他承认,朱元璋在大明百姓中确实有那么一点地位。

不管怎么说,蒙元是在朱元璋的领导下,被赶走的。

再加上对待贪官污吏上,朱元璋也确实做的还不错。

可要说大明百姓是不是真心拥护朱元璋,那还是要打引号的。

毕竟,在老百姓的心中,谁让他们吃饱穿暖,衣食无忧,那就是好皇帝。

而这个皇帝,可以是朱元璋,也可以是朱标,甚至可以是任何人。

此时,长安街上的百姓之所以会表现出如此亢奋的一面,在朱权看来,还是因为飞艇的出现。

老百姓是愚钝的。

特别是封建社会时代下的普通百姓,所有的教育资源都握在那些大家族的手中,普通老百姓识文断字者,不足百分之二十。

这里的识文断字,是指能阅读普通的文章,那种会写自己名字的不算。

毕竟,远在宋朝的时候,人们逐渐发现,百姓虽然不考功名,但他们的识字率也极大影响了社会的发展速度与稳定,于是,出现了一种与“三百千”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读本,叫“杂字”。

“杂字”类启蒙读物,没有什么孔孟之道,程朱理学,而更多选取俗字俗语,以农家子弟、市井平民为服务对象,帮他们识字也不是为了科考仕进,而以日常应用无阻碍为目的。

这类读本因为需求方特别“接地气”,所以往往都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对象四言》。

可这些只能让老百姓在生活中,交流顺畅一些,想要让老百姓开智,懂取舍,明真意,还是远远不够的。

而这些,则是那些儒家最需要的。

他们可不想被那些泥腿子所取代。

泥腿子一辈子就得是泥腿子。

要是泥腿子成了精,那他们还怎么去剥削压榨那些泥腿子啊!

而这样的结果,就造就了老百姓愈发的愚钝,愚昧,生活也越发的艰难。

但人,总要有些信仰。

于是,求神拜佛,就成了老百姓心中的一个念想。

他们自身没有能力来改变这一切,那就只能把希望寄托于那些虚无缥缈的仙神之事。

这样一来,儒家的地位才会越来越稳固。

毕竟,老百姓都忙着生存,谁还会想,儒家说的那套,是对是错呢。

就像现在,只因为朱元璋从他们认为的天降祥瑞中走出来,就让所有的百姓都认为,老朱是天命之子。

他就应该成为皇帝。

老天爷都选择了朱元璋,那他们这些平民百姓,当然要顺从老天爷的意志了。

而这些,朱元璋并不清楚,甚至他因为这,还向他炫耀一番。

朱元璋是真的不清楚,还是不想清楚,朱权也不想知道。

此时,他只知道,朱元璋向他炫耀的举动,非常幼稚。

不过,他也没有揭穿这一切,谁让他是个孝顺的儿子呢。

这时,朱标已经带着人走了过来。

“父皇,您可算回来了,这段时间,担心死儿臣了。”

朱标一看到朱元璋,立刻上前就扶住了朱元璋的另外一只胳膊,眼眶微红,真情流露。

“男子汉大丈夫,哭哭啼啼干什么,再说了,你可是大明的太子,一副女儿态,岂不是让人笑话。”

虽然朱标的关心让朱元璋很是欣慰,可他还是拿出一副严父的姿态,呵斥了朱标一句。

“是是····父皇教训的是。”

朱标虽然早已习惯了这些,可今时不同往日,大同广众之下,被老爷子训斥,他还是有些尴尬的。

而这时,文武百官也紧随其后,赶了过来。

“臣,蓝玉,常升·····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大臣一来,总算是把朱标从尴尬中解救出来。

朱元璋见此,目光顿时从朱标身上抽离出来,去应付那些文武大臣。

“嗯,都起来吧!”

朱元璋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可越是这样,那些大臣心中就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