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章 真伪出师表(2 / 3)

加入书签

抄摹。

管他如何,反正先学了再说。

至于那守城方将箭支头部包油布点燃射出的手段,孔明并不觉得稀奇。

去年研究出来八牛弩之后,孔明便为其配备了一种火弩箭,弩箭中空注入桐油,射出时末端塞煤粉阴燃,弩箭破碎则桐油尽燃。

黄老将军还颇为喜爱呢。

【要看丞相为什么打一出奇怪的出陈仓。

那便要牵涉到三国至今的悬案之一:《后出师表》是否是伪作?

前出师表有多成功根本不需多言,一个‘需全文背诵’懂的都懂。

而后出师表说好听是忠贞壮烈,说难听就是负能量满满。

前后相隔仅仅一年,如果不看北伐还以为丞相输的跟夷陵之败似的,全军覆没了。

但实际上咱们前面也说了,丞相斩了马谡回去后,蜀中都认为这是大胜。

过来祝贺的把门槛都踏破了,逼得丞相甚至写了《谢贺者》。

这种情况下,刘禅觉得相父尽力了,蜀中觉得丞相真厉害。

将士们觉得是被菜逼马谡坑了导致功亏一篑。】

马谡低着头甚至恨不得把耳朵堵上。

但被张飞给捏着下巴强行抬起来道:

“我大哥都说了,幼常你要知败而勇,明弱图强。”

【事实上如果丞相真的这么容易颓丧,也不会有星落五丈原了。

而且这个后表,不见于蜀中的史书,反而是被江东文集所收录也确实奇怪。

但如果这个后表本来就是写给江东看的呢?

224年,汉吴恢复盟友关系前夕,江东辅义中郎将张温受孙权所托出使成都。

当时他对刘禅二曾说过“委心协规,有如河水”,可见江东是将两家协同出兵作为筹码来谈判的。

所以丞相的计划中,228年初应该是这样的:

西面丞相率军出祁山,荆襄附近孟达起事造叛乱,东面江东过长江作威慑。

三路齐发,曹魏如何兼顾?】

“但还是出了差错。”

关羽惋惜:

“此计若成,张郃应该便被拖在荆襄而不得动,曹真即使出兵支援关中也凑不出多少兵马。”

“如此军师攻上邽的时间就更为宽泛,或许……”

或许什么关羽没有明说,但大家伙都懂。

于是厅内俱叹了一口气。

孔明亦是如此,忽地想起来庞统此前所说的

“汝不过就是觉得兴复汉室为重,盟友不能失罢了!”

莫非真的对江东忍让太多?

至于那后表到底是真是假孔明倒是一点也不在意。

他便是诸葛亮,此表真伪不过在他一念之间罢了。

孔明叹气是因为无法理解,如此之好局,完完全全的合则两利。

确实如云长此前所说,江东甚至都不需要真打,只需要在长江以北屯重兵,作攻击之势就已经足够了。

为什么这上面还能出差错的?

【众所周知大魏吴王三大爱好:

背刺,认主,称帝。

孙权向来是不甘心当配角的,比如逍遥津撤退,非得自己断后装一下,结果引来了张辽。

面对丞相的北伐也是一样,他孙权,已经46岁了。

当年夷陵后它不敢称帝是因为刘备那个疯子还活着。

但是现在呢?诸葛亮是个识大体的,曹叡是个刚登基的,此时不称帝啥时称?

但此时想称帝还差一个拿得出手的战功,而恰巧诸葛亮送来了北伐的消息。

于是大魏吴王决心做个大的,他要唱主角!

孙权密信周鲂让他找一些山越人,去曹魏诈降,引过来给做票大的!

周鲂一寻思,山越不靠谱,不如我自己上吧!

一边呢周鲂给曹休连写了数封信来吹捧曹休怒骂孙权。

另一边的周鲂和孙权联手演了个苦肉计,割了自己头发跪在孙权使者的门口请罪。

如此曹休深信不疑,马不停蹄就带着大军来领功劳。

三国当然是不缺聪明人的,满宠蒋济都看出来有问题,但曹休不听。

而其中当然也不仅仅是因为曹休蠢,而是曹魏统帅和孙权想法同样:

“我凭什么不能唱主角?”】

“光幕地理图志,殊为好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