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5(2 / 4)

加入书签

拖公子福气跟王师学过一段时间剑术,寻常人根本不是对手,在到长安的途中也全仰仗公道我等才能平安到达。”

袁熙也没有太在意,毕竟他身边有了许褚这个超级保镖已经觉得足够,“等会带上他,但是祝奥你要知道跟在我身边就是要上沙场险地,性命可是不由得自己的。“

祝奥叹息道:“小人如何不知,但一来公子对我家有大恩,不是公子恩义我全家恐怕早已饿死。再者公道木讷愚钝只知道听我命令,而留在我身边只能浑浑噩噩终其一生,但在公子身边就会尽其所能。”

其实在汉代有祝奥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这时候的人和社会的风气是开拓进取的,像霍去病、张骞等人正是凭着这种不畏性命安危的进取精神才成就了一番事业。

而且时人也以攀附权贵而封侯拜将为荣,这就不难理解祝奥会让弟弟冒着性命危险而跟随袁熙了,有汉一代,国人风骨是进取的。

祝奥将几人带到了院落外,这时祝公道也跟着到了这里,他是个身材胖墩而又不失魁梧的青年。

“公道,你过来。”祝奥唤道。

祝奥指了指袁熙道:“这就是先前跟你说的二公子,今后你就跟在二公子身边做事。”

祝公道看了看袁熙又看了看祝奥,“那大哥你呢,我舍不得大哥啊。”

祝奥有些动怒。“先前跟你怎么说的,跟着二公子好为娘亲报仇。”

祝公道听到“娘亲跟报仇”时原本憨憨的他眼中也闪过一道凶狠的厉色。他跪倒在袁熙面前,“大哥让俺听公子的。”

袁熙赶忙让他起来,心想许褚虽然有虎痴之名但他那是性格沉稳做事严谨,而这个祝公道才真个称得上痴,就是不知道武艺怎么样。

长安,尚书郑泰府中。

荀攸还有郑泰、侍中种辑正在商量着行刺董卓后的一些策划。

“我看王司徒这次信心满满肯定是有了什么完全的计策,我等要密切留意朝中事务,一旦成功立即配合王司徒控制住机要。”种辑说道。

“就是不知王司徒到底使得是什么计策,我还是不太放心,董卓护卫得那么严密,他又怎么收买得董卓的义子吕布呢?”郑泰担心道。

荀攸沉默不语,他隐约猜出王允的计谋,也不外乎用钱帛财货跟美色收买吕布,再诱之以利晓之以理。

荀攸担心的是万一成功杀掉董卓后长安的局势,虽然他先前说得轻巧,但如果没有一个果断睿智且忠心汉室的人执掌朝政的话那社稷依然堪忧。

就在这时院落外传来阵阵马蹄声跟兵卒叫骂的声音,一个仆人跌跌撞撞地跑了进去,“大人,不好了,外面很多兵丁包围了我们。”

“不好,一定是谋划刺杀董卓的事泄露,我们快些逃走。”荀攸立即反应过来。

郑泰也知道事情不妙于是带着两人跑到了后门,好在西凉兵没有包抄后面,荀攸三人骑上马各自分散逃命。

太师府。

董卓愤怒地将一张密报扯烂,怒吼道:“那些个自命清高的竖子总想用些个卑鄙伎俩谋害老夫,不杀尽他们不足以解心头之恨!”

“太师何须动怒,只需派一军士就可将这些人搜捕进监牢,但值得忧虑的是除了他们中还有哪些人是在暗中算计而没有浮出水面的,背地里的暗箭防不胜防呐。”李儒劝道。

董卓哼了一声道:“管他什么人,发现一个杀一个。”

李儒道:“先收监入狱,待供出他们同党再杀不迟。”

董卓眼里杀机暴涨,“不知道派去的人抓住了几个。”

就在街市上,荀攸着急地纵马飞驰,他现在要寻找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投奔以躲避西凉兵的搜捕。就在他想好去处时后面几个西凉骑兵已经追上了他,“前面的人不要跑了,不然格杀勿论!”

荀攸不加理会矮着身打马飞奔,西凉骑兵动怒,加速上前抛出了套绳。荀攸只觉得脖子身子一紧就被扯下马来,在地上滚了滚后他觉得全身说不出的痛,骨头似乎全散架了一般。

几个西凉兵也不客气,不顾荀攸的伤势将他狼狈地五花大绑。

荀攸心里叹息,他并不怕死,但是他认为死也要死得其所,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严守秘密好让王允等人抓紧时间行刺董卓。想通这点他就再没有别的想法而是一副淡然无谓的表情。

廷尉衙门里,一名狱卒看着淡定的荀攸心里十分不爽快,来到这里的不管平民布衣还是将相公卿要么惶恐失色要么嘶喊哀嚎,像荀攸这样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还是第一次见,但这样也更激起他的暴虐性。

“大人,看来您还不知道这廷尉府衙的诸般刑罚吧,不说您这么个文人雅士,便是八尺壮汉也熬不过五套刑罚的。”狱卒冷笑道。

荀攸依然淡定地坐于地上,狱卒继续逼问道:“你就招了还有哪些同伙吧,董太师如果心情好指不定放你一条生路,你没有看到跟太师作对的下场么?抽筋剥皮还是轻的了。”

过了许久荀攸还是没有动静,狱卒恼怒拿起鞭子就要抽打。

“且慢动手!”一个桀骜中带着骄横的声音从牢门外传来。

狱卒看了看来人的服饰立即跪下磕头,“小人不知太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