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6幽州(2 / 3)

加入书签

显奕在这里多谢了。”

许攸摆手一笑,不以为意说道,“这算什么呢?于公,协助公子你平定青州,是做臣子的本分。于私,我这个做叔叔的,难道不该帮侄儿一把吗?”

袁熙呼喝一声,让许褚从战马革囊上递进来一个檀木匣子,递给许攸说道,“征伐陶谦您也有一分功劳,这是在徐州缴获的一点东西,聊表我的心意,望世叔万勿推辞。”

“哎呀呀,这怎么成,这怎么成?!!”许攸推开,却眉开眼笑:“我知道公子你在青州的开销用度大,却怎么还送我东西。”

不过许攸道也没有真的打算退回去,大家应该见过清朝和珅收礼时的样子吧。

袁熙笑笑,将匣子放在旁边,诚恳说道,“这次回冀州觉得,那些人事变化了很多,还请许世叔指教,我今后该如何去做?”

“这个公子你就找对人啰。”许攸瞧了瞧那檀木匣子,眼神闪烁说道,“不知道主公有没有对公子,你说起立世子的事,前段时日里辛评他们可是闹腾得起劲,好在我暗中使绊子,才没让他们得逞。”

许攸说这话,袁熙只信一半,估计审配、逢纪他们才是出力的主力,许攸顶多只会在袁绍身边怂恿几句,不过袁熙道也没点破,随即说道。“我听父亲说过了,这事也被他压下来。只是不知今后我该如何自处?”

许攸哦了一声,深深看了眼袁熙,说道,“是本初兄告诉你的啊,那感情他还是站在你这边的。公子你需小心呐,指不定你身边最信赖的人,会在背后给你那么,嘿嘿。”

袁熙没有纠根问底,他知道许攸所指是田丰这老家伙,朱棣也挺烦建宁那一班老臣吧。

“今个,这冀州表面上是折腾得厉害,可这背地里的各家争权争利,恐怕公子你就不清楚了。”许攸凑近了些,低声道:“公子你在外看似风光无限,但远离了本初兄,很多事是你鞭长莫及的。你应当在本初兄身旁多安些耳目,夫人那边也要多提点提点她才是啊。”

袁熙点头表示赞同,许攸则继续道:“我估摸着这次的战事,非一两年停不下来。公子你多立军功,争取一些军中的人望。待占据了河北全部,咱就建议本初兄将你们三兄弟都分出去执掌一州。如此一来看似公允,可大公子的实力却是大大不如你啊。”

袁熙暗自摇头,此举对他来说是极为有利,但对袁家的基业来说却是祸起萧墙,消耗了自己实力。自己虽然对田丰多有微词,但不得不说田丰说的对,但为了夺取那个位子,他不能不这样做,以前还笑话袁家兄弟,如今身处局中,竟然不的不这样做,真是讽刺呢。

“在这两年的征战中,应当还有很多可以把握的机会吧?”袁熙望向了车窗外,曾几何时李世民也是如此迷茫和惆怅吧。

江东。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自从孙家父子从徐州战场,灰溜溜地撤回后,道也没有闲着。

孙坚经过这段时间的整理,还有和世家士族的沟通,算是站稳到了脚步,稳稳的做住了吴郡北部的地域,自然而然的有些坐不住了。

江东军的一众高层,汇聚一堂,大堂之上,孙坚身为郡守,面色沉稳,安然的跪坐在首位,煞有威严,高岱迎接江东军入城,有功,而且能力不凡,依旧为郡丞之位,显得有些激动的坐在孙坚的左手边,程普继任了吴郡都尉的位置,坐在孙坚的右手边。

顾谭是吴郡都尉丞,是程普的副手,坐在程普手下,孙坚明显没有避讳他的意思,长史张昭被孙坚派去秣陵公干,所以没有出现。

其他人,吴景,黄盖,韩当,孙策,周瑜,还有十几个军中将领,和郡守府的官吏席地而跪,左右列坐,吴县令朱治也进入的江东军的核心,坐在高岱身后。

“尔等皆然是吴郡的决策者,今日某家请你们来,就是要商讨一下目前江东的形势!”

孙坚虎目精芒,扫视了一眼所有人,最后才看着吴景,沉声道:“元路,你一直在江东,比较熟悉如今江东的状况,先来和大家说说如今江东的形势!”

“诺!”

吴景站了出来,走到中间,把一份地图摊在中间的案桌之上,就要开始介绍目前江东的形势。然后指着沙盘上,吴郡地形,开始分析起来,道:“吴郡十三县,吴县,娄县,无锡,毗陵,曲阿,丹徒,还有阳羡县这七个县城,都已经我们江东军的控制之中!”

郡守府的大堂之上,众人围在沙盘周围,听着吴景的分析,孙策眉头一动,有些不解的道:“这里应该加上富春吧,富春县如今在叔父孙静的控制之中,难道不算是我们江东军的地盘吗?”

“大公子之言极是,富春的确算是在江东军的统辖之下,但是富春仅有不到千余县兵,而且悬孤在外,如若他人攻打,吾等鞭长莫及,所以并不算江东军的地盘。”吴景微微一笑,解析的道。

富春县在吴郡极南,中间要隔着许贡和严白虎的余孽势力,他们在主公北上徐州期间,趁着朱治和凌操回防吴郡的空挡,重新占领了乌程,所以在没有击退他们之前,的确并不算是江东军的地盘。

“富春对于现在的我们,可有可无,无关大局,但是一天还是幼台的掌控之中,就算是我们的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