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李氏夫妇的瓜(1 / 2)

加入书签

"哎呀,这就是宁宁妹子吧!"皮肤黝黑的强壮男子坐在上位,看到姜宁"哈哈"大笑,十分热情的招呼她:"来,宁宁妹子,到我们寨子里就不要客气,都是一家人。"

那便是奕泽山山匪的大当家,李将军二子,李二郎李瑾辰。

"宁宁妹妹长得好看,难怪三当家天天惦记。"李瑾辰旁边如同大家闺秀一样的女人笑着说,她的眉目清秀,看向姜宁的眼神中满是喜爱。

姜宁僵硬的笑笑,暗地里给姜浔飞了好几个眼刀。

君轻轻在一旁招了招手,示意姜宁可以坐到她这边来。

姜宁从流如善的过去了。

君轻轻看了一眼主座,确定他们没有关注她们两个人之后,小声问道:"姜宁师姐,昨夜,你没事吧?"

姜宁摇了摇头。

昨晚被姜浔支走、担心了一晚上的君轻轻松了口气,想起了什么,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只留一双湿漉漉的大眼睛看着姜宁,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怎么?"

"那个封印……"

想到君画情当时让她封嘴的态度,姜宁顿了顿。虽然她告知了姜浔,也是因为她对君画情的话抱有怀疑。通过姜浔,她验证了君画情的话后,这些事,也不必让这么多人知道了。

姜宁简单的讲了一下君画情补上掩藏封印的事,避开了封印下的东西。

提到君画情,君轻轻表情微愣,不再多言。

对于君家姐妹的事,姜宁虽然好奇,到没有必要跑到当事人面前问东问西。

席间,暮云深师兄弟三人因寨子的事出去了一趟,李瑾辰趁姜浔不在,非常热情的招呼姜宁喝酒。姜宁不敌李二郎的热情,几杯酒下肚,姜宁上了头,硬生生的把李二郎给喝趴下了。

君轻轻担忧的起身,出去给姜宁熬一碗解酒汤。

坐在李二郎旁边的李夫人笑了,有些怀念的感慨道:“想到以前,在京城中我也有一个善饮酒的好友,只可惜自我和夫君一同来到这奕泽山后,便断了与京中所有的联系,也不知她近况怎样了。”

说到此,李夫人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赵国前任皇帝懦弱,外戚宦官把权。现皇帝又年幼,难免被有心之人带离了正路,京城怕是……”

李夫人虽是在说京城,可姜宁又何尝不知她是在感叹赵国。

“算了,不说这些了。我看三当家对你感情不浅,你们也相识很久了吧?”

“……”姜宁也不知道姜浔给两人做了什么背景安排,只得做羞涩一笑,低头不语。

李夫人看到她的样子,打趣道:“你们年轻就是脸皮薄。看到你们,我就想起十年前,夫君当街打马而过——"

姜宁瞬间脑补了红衣少年衣袂飘飘,一骑轻骑从热闹的红尘歌市走过,引得少女仰慕的爱情故事。

"——下午就被以当街纵马抓到京护所,家父恰好是负责人。"

姜宁:……

对不起是我想太多。

看到姜宁凝滞的表情,李夫人捂唇噗嗤一笑:“我和夫君并不像戏折子里那样的跌宕起伏,也终是举案齐眉了这么多年。”

“举案齐眉这词用在他身上也不恰当……”李夫人小声嘟囔了一句,看着趴在酒案上呼呼大睡的李瑾辰,眼中带着疼惜和无奈:“我自然知道他想回去救国、救民,但赵国腐朽已久,都已经烂到了根里,哪里是几个人说救就能救的。更何况当今……”

李夫人摇摇头,看向姜宁,姜宁知道李夫人要说正题了。

李夫人道:“奕泽山匪徒们是不好,但这个世道没有办法。我猜你们都不是凡人,虽不知几位仙人到这奕泽山是做什么的,但我恳求几位,不要把我夫君带回赵国那座火坑之中。夫君在那里已经失去了太多,我不想他再回到那个伤心地。”

说罢,就要起身行礼。

姜宁抬手用符阻拦住李夫人:“我们也只是普通的修仙之人来历练罢了,除了斩妖除魔外,不会插手凡事,李夫人不必如此忧心。更何况,世道难测,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切都只是道在前进路上必须经历的过程罢了。只要无愧于自心,不辜负珍爱之人,便已是极好的了。”

姜宁后面意有所指的话,李夫人看向一旁伏案的李瑾辰,他的脸侧在一旁,脸上似有水痕。

姜宁知道装睡的李二郎听到了她的话,至于听进去了多少,又怎么想,就是他的事情了。她笑了笑:“劳烦李夫人和李二哥讲一声,我们就‘不告而别’了。”

说是对李二郎的不告而别,实际当事人醒着呢。

看着姜宁起身往外走,李夫人突然开口:“赵城林逐水,那是我的好友,也许她知道一些城中的事情。”

“多谢。”

其他几人果然早早就收拾好了,就等和李瑾辰告别后离开奕泽山。听到姜宁的转述,也并不意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