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章都是发奋图强的好青年(2 / 2)

加入书签

来看看慧娘这边,就实是让人无言以对了。

慧娘容貌欠佳,这是宋家人人都知道的,但人家柳大人的嫡子在婚前却不知情,婚后一掀盖头仿若一盆凉水从头浇下,据说当时这位柳少爷开心得都快哭了。

与慧娘相比,柳少爷是品貌俱佳,虽门第不高,家世不显,但却聪慧用功,十分苦读。去年已然考取了两榜进士,二甲四十六名,可谓少年英才,前途不可限量。

值得一提的是,宋家双子也考取了这一科的进士,二哥宋竹砚成绩比柳少爷强些,也在二甲,排到了三十三名;而宋竹砾却是大放光彩,一举进入一甲第二名,又进入殿试,承蒙圣恩钦点为当科榜眼。

好消息传来时,宋恪松激动得差点摔了茶碗。

还未下衙,他就颇有些坐立难安,即便历经风雨磨难,可有这等好事时,他还是难掩心中兴奋。

最后,宋恪松总算头脑清醒,还记得自己之前的劫难,这份喜事送到家,一家子沐浴跪拜叩谢,狠狠歌颂了一番圣上的龙恩浩荡以及狠狠表达一遍自己的忠心。

末了两个出色儿子的庆功酒宴也没怎么办,自家请了几桌,就摆在花园子里,关上门来热闹热闹。

对此,赵氏颇有意见,但她拗不过宋恪松,也说服不了两个儿子,最后只能郁郁不断。

这下两个儿子都已前途一片大好,可以安安心心给他们寻媳妇了。

儿媳妇还没着落,慧娘这边又有了新麻烦。

年后开春,百官复朝,又是叛乱之后的第一个新年,从前朝到后宫,从一品大员到芝麻小吏,大家都铆足了劲发奋,生怕自己被英明的皇帝陛下当成了出气筒。

慧娘便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来找亲妈帮忙的。

“不就是百来十两银子嘛,您就这般小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